2013年11月11日 20:51
来源:映象网
“二七梦幻”感悟郑州发展历史
“二七梦幻”是二七广场站文化墙的主题,设计者张松正解释,二七广场在郑州是万众瞩目的中心所在,它寄托着郑州人民的无限向往,壁画用二七纪念塔和飞翔的鸽子、闪耀的星光(不锈钢浮雕)象征性地表现那无限的希望,用整幅在起伏跌宕的韵律中跃动的斑斓色彩(烤漆壁画)表现了那美好的梦想,抽象与具象相得益彰,这是郑州人民的五彩梦……
该作品将抛光的不锈钢的浮雕和钢板镂空的彩色浮雕相结合,最终将呈现出十分明亮的效果,画面里面隐约可以看到当年“二七大罢工”的汽笛、徽标及火车大车轮、高铁等,不仅体现了“二七大罢工”的象征意义,也呈现了郑州的飞快发展,展现了郑州的二七精神。“这面文化墙表面上看起来是简单的,但仔细看能感悟郑州的发展历史,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虚实结合,我希望它能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钧妙天成”展示中原钧瓷文化
“钧妙天成”主题墙长14米,所占面积40多平方米,顾名思义,这面文化墙展示的是中原钧瓷文化,其选用的主材也是钧瓷。
郑州市雕塑壁画院艺术总监、“钧妙天成”设计者马亚非介绍,整面文化墙从三个层面来表现钧瓷特色:第一层是最醒目的人物浮雕,这些浮雕表现了瓷的制作过程,诸如取料、练泥、烘干、上釉、二次烧成等,通过印章形式对钧瓷制作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说明。
第二层是文化墙中间的一组钧瓷浮雕,其造型是故宫博物院藏品中钧瓷的经典传统造型,包裹钧瓷浮雕的这个圆形设计成了火焰的造型,也有点像是凤凰的造型,寓意“浴火重生”。
第三层是整面墙五彩斑斓的底板颜色,体现钧瓷窑变的神秘莫测。从效果图上看来,底版是由密密麻麻的网格组成的,这些网格在实物中其实是用钧瓷片拼接成的。“钧瓷不能烧成平板的,不能整块做,我们采用钧瓷做底板,就需要把钧瓷盘子砸碎,然后从中选取曲率度接近的、形状合适的一片片镶在文化墙中,目前已经砸碎了几百个钧瓷盘子。”
“五彩祈福”源自朱仙镇年画
“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在河南乃至全国都是典型的民间文化元素,农业南路站文化墙‘五彩祈福’就取材于此。”“五彩祈福”的设计者张松正说,它传递的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一种典型的文化记忆。
这面文化墙采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三组门神和一组年画构成画面主题,在大红底子的衬托下,透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八个大字,“门神是用钢板雕刻镂空,透出后面钢板浮雕的彩色,门画是金属彩色浮雕,整幅画面既有典型的民间色彩,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对于“五彩祈福”的设计初衷,张松正介绍,我省是农业大省,全省人民都祈盼着能够年年风调雨顺、喜获丰收,这幅文化墙正表达了这种美好愿望,寄托这中原农业文明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展示了极具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希望这面文化墙能成为这个站点的标志性符号,能够让在此乘坐地铁的外地人过目不忘。”
“中州揽胜”饱览文化河南
与中原福塔的全景壁画一样,郑州东站的文化墙“中州揽胜”,也是展现河南18个省辖市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
“中州揽胜”的设计者、郑州市雕塑壁画院设计总监陈宗铭介绍,郑州东站的定位是“立足郑州、辐射中原”,因而这一站点的文化墙设计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12个柱体、24个柱头装饰,每个柱头都融入了独特的河南文化符号。
24个柱头装饰青铜材质的图案,都有自己的名字,如《华夏炎黄》、《中岳峻极》、《东京梦华》、《太行红旗》、《观星测天》、《禅宗祖庭》、《河图洛书》、《玄鸟生商》等,通过18个省辖市的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符号,展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河南。
相关新闻
更多>>